您的当前位置:湖南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动态>综合资讯

龙景波:对大自然的热爱刻进骨子里 | 湖南日报

2025-05-08 17:44:11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nsgjgy
坚守保护区二十余载,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龙景波:对大自然的热爱刻进骨子里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丹枚 通讯员 黄开龙 龙旭 4月28日清晨,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黄桑片区,身着迷彩服的龙景波手持GPS定位仪,在70度的陡坡上艰难攀爬。他小心拨开垂落的藤蔓,突然眼睛一亮——腐叶堆中几簇半透明的水晶兰正舒展着身姿。他立即用镜头记录下这“幽灵之花”绽放的瞬间。 坚守二十余载,采集标本2000余份 今年50岁的龙景波,是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研人员,也是该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活地图”。二十余载春秋,他用脚步丈量着保护区内每处沟壑溪涧,采集的2000余份标本里,藏着大自然最珍贵的密码。 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23.5万亩原始次生林。这里是保存完整的雪峰山-南岭山地过渡带生态系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誉为“神奇的绿洲”。2000年,刚从学校毕业的龙景波满怀热忱来到这里,开启守护绿水青山的征程。2013年,保护区本底调查启动,龙景波紧跟老专家的步伐,穿梭在遮天蔽日的常绿阔叶林中。他悉心观察植物叶、花、果的形态以辨识树种,通过兽道的宽度来推测动物的体型。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不同海拔的植被分布规律,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自然的热爱与钻研。 野外科考对龙景波而言,既是日常,也是冒险。保护区内海拔1900多米的主峰,巨大的海拔落差造就了70度的陡坡、瘴气弥漫的山谷,也藏着许多凶险。在一次科考途中,龙景波正全神贯注地拍摄一株珍稀的蕨类植物——小黑桫椤。突然,身后传来枯叶的窸窣声。他转头一看,一条碗口粗的五步蛇正吐着信子,虎视眈眈地逼近。在与毒蛇僵持了漫长的10分钟后,他才成功脱险。 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凭借这份无畏与执着,龙景波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收获颇丰。前不久,一篇关于5个小菇属真菌新物种的研究论文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MycoKeys,其中棕缘小菇、黄桑小菇和近黏柄小菇都是龙景波参与发现的成果。近年来,他还助力科研团队陆续发现“黄桑过路黄”“侗掌突蟾”等珍稀物种,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龙景波还积极开展科普工作。他运营的抖音账号“护林员”已发布近300条科普视频,总浏览量突破3000万次。镜头里,虾脊兰在舒展娇俏的花瓣,白鹇在林间优雅踱步。这些画面不仅让黄桑保护区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更唤起人们对生态保护的关注。作为生态宣教馆的义务讲解员,他每年为15000余名游客讲述自然故事,播撒生态保护的种子。 暮色渐浓,红外相机的警报声唤醒沉睡的山林。龙景波熟练调试智能巡护无人机,看着设备飞向夜幕深处。从传统罗盘到现代科技,从手写笔记到数字档案,变的是守护方式,不变的是刻进骨子里的初心。他说:“只要青山常在,草木常青,我的脚步就不会停下。”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热点推荐
精彩图片
  • 湖南南山国家公国迎来首批院校教研团
  • 打响候鸟迁徙保卫战丨邵阳市第39届“爱鸟周” 暨“护鸟飞”行动在城步启动
  • 打糍粑
  • 民俗表演-吊龙
  •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植物二期科考顺利完成
  • 村民在为游客表演“挤油尖”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9 www.nsgjg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
地址: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行政中心 邮编:422500
湘ICP备19013152号  技术支持: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