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湖南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动态>综合资讯

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大鲵在南山国家公园黄桑片区野外成功放归

2023-11-14 16:55:56  来源:刘美玲、唐钧 作者:nsgjgy

  11月9日,南山国家公园黄桑片区大鲵野外放归活动在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苏海,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主任魏营,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保护处处长刘志勇,绥宁县副县长黄文勇,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书记袁光平出席仪式并讲话。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全球现生最大的两栖类动物,进化历史悠久,性状独特,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南山国家公园位于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交汇区,是中亚热带森林草地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长江流域沅江水系和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源头、分水岭和水源涵养地,曾是大鲵的重点分布区和适宜栖息地,是大鲵野外放归的理想家园。

 

  为做好此次放归工作,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对湖南以南的大鲵种系进行全面梳理,开展属于南山本地的大鲵个体收集与基因筛查,完成拟野放大鲵的捕食、运动、避害、社交、环境适应等野外生存能力训练。同时根据大鲵的生物学特性、生境要求,协助考察了南山国家公园的水域特征、生态环境,对13处河段进行水质、河道地貌、植被生境等环境特征勘查,科学论证了优质、原生的山涧生境。认为,南山国家公园黄桑片区是东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优越,生物多样性富集,地理气候独特,水质优良,且属于大鲵历史分布地,故选择黄桑片区作为此次放归地点。

  南山国家公园建设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理念,在这里开展大鲵野外种群重建,将遗传背景清晰的华南大鲵野放到原生分布地,可以帮助恢复华南大鲵野生种群的地理分布与生存范围,降低人工养殖群体遗传同质化对整个华南大鲵构成的威胁。同时对正向调控南山国家公园水生食物链构成,修复水域及其沿岸生态系统,以及区域生态重建起到重要作用。

热点推荐
精彩图片
  • 湖南南山国家公国迎来首批院校教研团
  • 打响候鸟迁徙保卫战丨邵阳市第39届“爱鸟周” 暨“护鸟飞”行动在城步启动
  • 打糍粑
  • 民俗表演-吊龙
  •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植物二期科考顺利完成
  • 村民在为游客表演“挤油尖”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9 www.nsgjg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
地址: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行政中心 邮编:422500
湘ICP备19013152号  技术支持: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