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人民日报三分之二版面图文并茂推荐南山国家公园破解“九龙治水”局面,实现“一个保护地、一块牌子管”,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理念变为现实。
局党委书记、城步县委书记罗建南多次强调:“要把主题教育活动的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实招、硬招,要把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提升,对标对表国家公园创建目标任务,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实责任,确保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自第二批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以来,该局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的重要要求,通过建立公益岗位制度、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推行生态移民搬迁等增加林农收入措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以工作实绩来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试点创建工作也得到了国家评估组的高度肯定。
建立公益岗位制度。将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护林员429名,聘用环卫、游憩服务等公益管护人员20名,当地居民占比100%,人均年增收1万元,实现了就地就业,带动千余名贫困对象就地脱贫。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公益林区划调整,将试点区内的25万亩集体林地,整体纳入生态公益林或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年增拨补偿资金达387.5万元。同时,推行集体林“三权分置”改革,采取20元/亩.年租赁方式,将经营权进行统一流转,现已申请流转登记22.6万亩,签订流转合同12万亩。并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由14.5元/亩.年提高到30元/亩.年。
推行生态移民搬迁。计划对影响重要生态系统的原居民235户1086人推行生态移民搬迁,已建立移民综合集中安置点4个,搬迁125户522人,占移民总数的48.1%。现移民搬迁稳妥有序,搬迁户住址交通便利,生产生活条件、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家庭人均收入达8215元/年,较搬迁前增加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