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自然资源统一
确权登记创新成果突出
自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批复以来,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紧紧围绕“建立权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序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要求,着眼“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边界”目标,深入实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了图、库、网于一体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体系,已通过国家自然资源部等七部委评估验收,被湖南省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认定为生态文明改革创新示范类案例,标志着试点区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
在推进确权登记工作的过程中,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探索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并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程序和规范标准:一是探索建立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机制。在不改变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探索建立“政府统一领导、资源管理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组织实施机制,形成了“省级统一组织——市县调查确权——逐级审核确认——成果登记入库——各级共享应用”的工作模式,理清了各相关职能部门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中的职责关系。二是探索建立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程序。围绕摸清自然资源家底、划清自然资源所有权边界、明确自然资源公共管制要求三个方面内容,探索建立了划定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发布自然资源首次登记通告、实施自然资源调查、划清自然资源权属界线、审核自然资源调查成果、建立自然资源登记簿等系列的工作程序,确保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面、真实、准确。三是探索建立了自然资源登记信息共享机制。以不动产统一登记为基础,开发自然资源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并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与不动产登记信息相互关联;建立涵盖所有类型自然资源的坐标、范围、面积、类型、数量、质量、权属及公共管制等内容的自然资源数据库;建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与环保等相关部门管理信息的互通共享机制,服务自然资源监管和生态文明建设。四是探索自然资源调查确权登记工作标准规范和制度。打破各行业主管部门各自制定的资源调查确权规范和标准,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地理国情普查及监测等成果,探索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调查技术规范、数据库建设标准、调查确权及登记工作流程,编制了《湖南南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技术指南》以及相配套的标准规范和流程。
截止至目前,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内七个乡镇43个行政村、3个国有林场、1个国有牧场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自然资源登记单元1个,查清共计635.94km2范围内,国有土地面积225.6km2,集体土地面积410.34km2;其中,森林资源523.92km2,水流资源9.11km2,草地资源56.96km2,荒地资源14.84km2,滩涂资源1.03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