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全面强化试点区
自然资源生态安全监管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原则,紧紧围绕自然生态系统严格保护、整体保护和系统保护目标,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系统发力,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得到全面强化。
一、强化多维立体监管。不断完善生态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新改扩建生物监测保护站8个。着力重点核心资源区域严格保护,在过去遥感移动在线视频监测系统基础上,启动了无人机巡视作业,进一步构建完善了山上有保护站、片区有监控、林区有巡护员、天上有无人机和遥感监测的四维立体联防和空天地同步监管体系。
二、强化空间用途管控。严格按照要求,科学划定了生态红线范围。严格建设管理,会同城步县政府成立控违拆违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开展违法建设清理整治,共拆除违建17座2100㎡,主动管控成效明显。
三、强化生态环境整治。叫停并退出在建风电项目1处,并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停止批建试点区内所有风电水电开发。大力开展白云湖湿地水库综合整治,水库船舶全部上岸,网箱养鱼、沿岸餐饮等非法生产、营运全面停止。全面实施核心保护区封禁管理,封禁面积达35万亩233平方公里,占试点区总面积35%、严格保护区面积 79%。
四、强化多方协同管理。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跨区域协同合作。会同城步县政府与邻界广西龙胜县签订了三方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构建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大力推行生态联护、监管联抓、基础设施联建、扶贫产业联发,跨区域共建共管共治格局基本形成。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政府协同合作。大力实施生态保护负面清单制度,会同城步县政府联合颁布八条“禁令”,全力加强生态协同保护,共查处生态违法案件30余起。
五、强化综合执法力度。按照生态安全管护和环境整治“六个一律”原则,加强联合执法,建立重点案件交办协调指挥机制,加强挂牌督办力度,定期通报重点案件督办落实情况,持续深入开展综合执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六、强化公益林管护效率。积极推行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制度,大力实施购买服务机制。目前,已吸纳生态管护员170余名。推进公益林护林员、森林防火巡山员、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员“三员合一”,有效提升了生态管护效率。
七、强化自然生态修复。积极推进试点区内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目前已重点完成边溪-两江峡谷-南山主干道35㎞沿线100米区域生态修复,修复面积达12万㎡。